所谓“促排卵”是指通过药物,来促进多个卵泡的发育,增加受孕几率的一种方法。主要用于试管婴儿的治疗过程中,以及因排卵障碍导致不怀孕的女性。
在促排卵的过程中,医生需要通过超声仪去监测,同时还需要对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进行检查。当检查先是卵子具有成熟能力的时候,需要用过注射激素来促进卵泡中卵子的成熟。这个时间差不多需要36-4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。卵子在注射促进成熟的激素之后,必须要在35-36小时内取出,取出的过程也就是人们最为关心的如何取卵子的手术了。
常用的促排卵方案有长方案、短方案、超长方案及拮抗剂方案等几种,其区别取决于使用的降调药物种类及其用药时间的长短,不同的方案适合不同的患者。
适用人群:主要适应于卵巢储备功能较好的女性。
流程:从月经前7-10天开始先使用GnRH激动剂使垂体降调节,再于月经第2或3天加用促性腺激素(Gn)促排卵,直到注射HCG时停药。可以有目的地控制和促进卵巢内多个卵泡的同步化发育和成熟。 优点:(1)一般获得高质量卵子可超5个;(2)卵泡发育相对均匀,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也比较稳定。 适用人群:主要适应于年纪较大或卵巢反应较差的女性。
流程:月经周期第2或3天开始注射GnRH激动剂,同时给予Gn促排卵,直到注射HCG时停药。此方案简单灵活,但周期中卵泡发育及内膜同步性稍差,可用于各种不同的病人,而对35岁以上或卵巢储备功能较差(卵泡数目少于5个)者短方案治疗可以取得相对理想的结果。 (2)在保障女性卵泡数量的同时,避免通过抑制后自身下丘脑分泌促卵泡生长激素,结果卵泡不易排出或较少的卵泡生长,使卵泡数量变得更少。.适用人群:主要适应于子宫内膜异位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女性。
流程:促排卵周期前每月注射一支长效GnRH激动剂,共2-3个月,直至达到完全降调节,再开始用Gn促排卵。一般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子宫腺肌症患者,相对来说费用较高。 从月经周期的第2或3天开始使用Gn后,于周期第6天或主导卵泡达到14mm直径后开始使用GnRH拮抗剂。此方案用药相对简单,费用相对较少,效果良好,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较快的发展。 除此之外,还有超短方案、微刺激方案及自然周期方案等,作为前述方案的补充。 适用人群:超短方案适用于卵巢反应不良、卵泡数量少者。
适用人群:主要适应于卵巢反应不佳、多次促排卵后移植失败、卵巢功能下降的女性。 微刺激方案是先给予克罗米芬治疗,结束后再给予小剂量Gn,此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某些患者对于内源性FSH的敏感性,显著改善许多低反应患者的反应性。
优点:(1)对比常规方案来讲,此方案促排卵获得的卵子数量相对比较少,但是卵子质量更高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更好;(2)对比自然周期来讲,采用少量的药物获得高质量的卵子,数量相对比较多;
适用人群:主要适用于高龄、卵巢储备较低的患者,不希望用药物进行试管的女性。
流程:在女性正常的例假周期等待一颗成熟的卵子排出,并将其收集起来。虽然仅有一颗卵子,但质量好妊娠的机会也会增加。
自然周期是指在不用药的前提取卵,但这些已不属于超促排卵的范畴。 小编提醒:超促排卵并不是卵泡发育得越多越好,其并发症包括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、多胎妊娠等。当前辅助生殖医学更多关注如何降低并发症、获得宫腔内的单胚胎妊娠、获得一个健康的孩子。对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应强调个体化应用、预防并发症及适量冻存胚胎提高累计成功率。
促排卵方案的使用和选择是非常个体化的,没有所谓绝对适用的促排卵方案,也没有所谓的成功率最高的促排卵方案。 医生一般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:有效性和安全性。 有效性就是要达到多个卵泡同步发育的目的,能获得多个卵子。安全性是指在达到有效性的同时,要尽量避免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。不是取到的卵越多越好,过多的卵子产生的同时也意味着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加了。 一般来说,在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,根据病人的不孕原因、年龄、卵巢功能、体重、既往对促排卵药物的反应及治疗结局等不同个体情况,医生可以大致确定合适的促排卵方案。
1、卧床休息1~2小时,观察血压、脉搏变化、有无腹痛、阴道出血等情况;2、2、在取卵术后,无特殊不适,护士通知丈夫精液无异常后方可离院,离院前咨询医护人员如何用药,一般在取卵术后3~5天来院查看胚胎情况及行胚胎移植或胚胎冷冻;